近日,世贸组织主办了网上供应链论坛,众多商界领袖参加了会议,讨论当下持续的供应链断裂的原因以及怎样采取集体行动促进可持续和包容性的经济复苏。
全球供应链论坛将世贸组织成员和来自航运、贸易、快递和物流公司的代表聚集在一起,就供应链持续中断的原因分享观点,并共同研究如何减轻其对全球贸易和疫情后经济复苏的影响。
与会者强调,新冠疫情造成了持续的供应和需求压力,港口拥挤、航运堵塞、通货膨胀上升和运费增加和运输能力短缺,这一切正在扰乱全球贸易。供应链的严重中断极大程度影响了谷物、金属和能源产物方面。航运公司、港口官员、托运方和分析家提到的阻碍供应链的其他因素是劳动力短缺、陆路瓶颈和基础设施投资不足。
总干事在论坛上的发言中指出,世贸组织为供应链问题的全球对话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论坛,在目前的疫情期间就见证了这一点,当时世贸组织帮助政府和公司确定瓶颈,减少影响COVID-19疫苗生产和销售的出口限制。
“值得记住的是,我们正在努力解决的问题是由成功产生的问题,”总干事说,“我们当时,以及现在正在努力解决的许多问题是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多的货物跨越边界的结果。”
“就像世贸组织本身一样,我们的供应链基础设施需要保持适合的目的,”她告诉与会者。“很明显,为了我们的供应链基础设施配备设备以更好地应对突发变化,需要采取行动——以及公共和私人投资。”
她补充说:“虽然气候灾难和疫情问题造成了严峻影响,但这不是从贸易中退缩的理由,贸易可以帮助我们适应这些和其他冲击。”
一些私营部门的代表表示,政府限制货物、服务和数据流动的行为也导致了全球供应链的僵化表现。一些与会者还抱怨说,中小公司的市场话语权较弱,在运输和物流市场上处于不利地位。
他们说,供应链的中断损害了世界各地的货物流动,对疫情后的经济复苏造成了负面影响,特别是对贫困国家、小型和脆弱经济体以及内陆发展中国家。
论坛研究了世贸组织如何帮助加强全球供应链,以及各地区和各部门的合作伙伴之间的进一步合作使供应链更具可持续性和包容性。除了监测功能,总干事指出,世贸组织可以通过加强贸易便利化,支持货物在边境快速通关,以及促进运输和物流服务贸易的进一步自由化来加强供应链的基础设施。
“21世纪的全球贸易体系需要为各地人民提供服务,”总干事说。“使供应链更好地运作是其中的一部分。”
总干事指出,由于中小公司的利润率较低,财政资源较为有限,因此供应链紧缩对它们的打击尤其严重。她补充说:“贫困、小型和脆弱经济体以及内陆发展中国家有可能被挤出全球价值链,或者发现更难打入全球价值链。”
国际贸易中心执行主任帕梅拉-科克-汉密尔顿赞同总干事对中小公司和发展中经济体所受影响的关切,其中包括投入品的供应急剧下降,对其产出的需求急剧下降,出口壁垒和物流服务减少。
她说:“对于小公司,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小公司来说,这是一个毁灭性的两年,而目前的情况表明,我们未来的几年将更加困难。”
与会者表示,对数字技术,包括区块链和机器人技术进行更广泛、更深入的投资是减少全球供应链拥堵的一个关键。市场和投资的多样化——包括公共和私人投资,也是与会者提出的工具之一。
国际商会秘书长约翰-丹顿(John Denton)指出,数字化是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以加强全球供应链。
“如果你想获得复原力,你必须确保获得数字技能,而且还要有数字平台,”他在论坛上说。“这也意味着你必须在数字经济方面做出一些大胆的改革。”
渣打银行欧洲贸易部主管维多利亚-克拉维里补充说:“我们离贸易流的数字化还有一段距离,特别是在贸易融资方面。”
许多与会者强调,全球供应链中的所有合作伙伴将需要共同努力,以确保成功的去碳化努力得到支持。许多发言者认为,健全的政府政策在这方面也是至关重要的。
和记港口欧洲区总经理Clemence Cheng说,世贸组织和其他国际组织可以通过作为供应链的知识库来做出贡献,以便更早地预测问题,并鼓励公共和私营部门加强合作。
一些官员强调了贸易协定对促进供应链的重要性。墨西哥外贸部副部长Luz María de la Mora Sánchez说,世贸组织的贸易便利化协议在解决供应链中断问题方面一直是“关键和重要的”,而冈比亚贸易部长Seedy Keita则强调了新的非洲大陆自由贸易区在帮助促进非洲贸易和降低贸易成本方面的重要性。
在活动结束时,副总干事Jean-Marie Paugam说。“如果没有一个由可预测和便利的贸易规则组成的全球体系,如世贸组织运作的体系,任何供应链都无法正常运作。但是,如果供应链受到实际干扰,仅靠这些规则对贸易毫无帮助。世界贸易体系的所有成员,从私营部门到政府、监管机构和国际组织——现在必须在应对中发挥自己的作用。”
副总干事阿纳贝尔-冈萨雷斯(Anabel González)在论坛闭幕时说,加强全球贸易将有助于加强全球供应链,并呼吁全球社会协调行动,使供应链有能力更好地应对日益增长的威胁和不断增加的不确定性。
信息来源:海关总署标准法规研究中心—中国技术性贸易措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