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0%,比1-3月份回落2.5个百分点;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0.3%,比1-3月份回落2.2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8142亿元,同比下降0.2%……516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22年前4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数据。

受新一轮疫情、国际局势变化的超预期影响,国内近期经济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多位专家在接受人民网“强观察”栏目记者采访时表示,对于中国这样一个规模巨大、变量众多的经济体来说,这种影响是短期的。同时要看到,在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下,中国经济仍然保持一定的增长,这正说明中国经济韧性大、潜力足、活力强。

“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左右没有问题”

今年以来,在全球疫情和乌克兰危机持续影响下,全球能源和粮食价格供求关系紧张,各国通胀压力显着上升。

记者梳理发现,世界银行数据显示,4月份,国际能源价格指数处于20087月以来较高水平,非能源价格指数为1967年有纪录以来新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由于通胀压力上升,对2022年发达经济体通胀预期由1月份的3.9%大幅调升至5.7%,达到近38年以来高位;对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的通胀预期由1月份的5.9%调升到8.7%,为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的最高。

具体到国内,数据显示,1-4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1.4%4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1%,涨幅比上月扩大0.6个百分点;环比上涨0.4%

这是否意味着中国经济通胀压力加大?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在20224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答记者问时表示,尽管近期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有所扩大,但总的看,我国商品和服务的市场供给能力比较充足,保持价格稳定有较多有利条件。

“粮价稳,百价稳。国际上粮价涨,但是我们始终把中国人的饭碗端在自己手里作为头等大事来抓,粮食产量连续7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水稻、大米、面粉等主粮供给充足。加之今年春耕的进度和播种面积都不错,粮食再获丰收不是问题。”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姚景源表示,供给能力强是我们能稳定住物价的另外一个原因。中国是世界上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目录中所有工业门类的国家,因此我们的生产能力强、生产速度快。“综合以上,保持全年物价基本稳定,特别是把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3%左右的目标是没有问题的。”

“投资是短期稳增长的重要支撑因素”

数据显示,1-4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6.8%,比1-3月份回落2.5个百分点。4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环比下降0.82%

“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发挥好投资关键性作用,不仅有利于短期稳定经济增长、保障民生,而且有利于调整未来供给结构,提升结构质量,改善经济发展效益,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付凌晖介绍。

姚景源也认为,在消费和出口都出现明显回落的形势下,投资仍然会成为经济运行短期稳增长的重要支撑因素。

“投资构成中最重要的是基础设施投资。”姚景源介绍,基础设施投资包括铁路投资、道路投资、水利投资、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投资、信息传输业投资以及城市公共设施管理投资等,具有涉及面广、带动力强的特点。

“从增量与变量看,基础设施投资是最为灵活可操作的调控手段。从以往宏观经济调控经验看,凡经济过热,降温最可行的办法就是压基建,而当经济下行,稳住经济下行最佳手段就是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力度。”姚景源分析。同时他提出叁点建议:一是加大农村基础设施投入;二是努力为外资和民间资本进入基础设施投资创造良好条件,这样既可以补充基础设施投资的资金需求,又可为外资和民间资本发展提供更宽广空间;叁是既要做好传统的基础设施建设,又要围绕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发力。

“实现发展预期目标的有利条件较多”

针对我国经济发展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和不确定性上升,近期党中央、国务院对于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积极落实各项政策举措,效果不断显现。

随着一系列政策落地见效,经济复苏进程加快。根据相关信息,目前上海9000多家规模以上工业公司中,已经复工公司占比接近50%。吉林省规模以上工业公司复工率达98%,省内500户重点公司实现应复尽复。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总经济师张永军表示,疫情已经得到有效控制,复工复产有序推进,一系列扩大内需、助企纾困、保供稳价、保障民生的政策措施正在显效,5月份经济运行有望得到改善。

针对宏观政策如何有效应对疫情冲击,张永军表示,首先要加快落实已经确定的政策,力争在上半年全部落地。还要抓紧谋划和推出增量政策工具,“可以考虑发行抗疫特别国债。特别国债的资金部分可以用于地方抗疫支出,部分可以用于重大项目投资。”

对于全年经济走势,姚景源认为,从全年看,尽管可能还会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但在各项政策支持下,国民经济将会加快恢复,实现发展预期目标的有利条件较多。

信息来源:人民网-强国论坛